师德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四:苦练内功,为人师表,做好教育事业的生力军——浅谈青年教师师德修养与教学能力构建

作者: 时间:2013-11-08 点击数:

所属新闻组:信息动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许是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作出的最精辟阐述。虽然时代赋予了今天的教师许多不同的属性与新的职能,但传道、授业、解惑是无数教育工作者心中最纯粹的追求与不懈践行的目标。众多教育家和教学名师对教育工作、教学技巧、教育理念、教育规律做出过大量阐释。教育工作者无私付出、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感染并激励着对后来人,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树立了楷模。然而,当今时代是知识高速更新的时代,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这类交叉前沿学科,面临着高速发展过程中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周期重叠、理论与应用互相促进的活泼局面。“快速”、“创新”这类“快”动作与“积累”、“修养”、“培养”这些“慢”过程能否和谐共进,这是摆在青年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生物医学工程人的基础。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从讲台之下走到台中央,从莘莘学子到为人师者,从课堂的参与者到掌控者,从低头搞自己的科研到规划指导学生实践……方方面面的角色转换带来的是期待着将所学所识与学生分享的兴奋、是力求完美的冲动、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决心,但似乎也有一点信心不足和困惑。例如如何设计好一节课的结构,掌控好课堂节奏?学生能否在课堂上消化接受所传授的新知识?如何在教学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甚至,如何保持充沛、积极的精神面貌等等。不断的实践与思考之后,我愈发感觉到上好一节课需要的是深厚的理论功底及实践经验,但又不能只有知识传授,更要有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科学教学理念、方式的理解与实践能力,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与接受能力,需要把握课程相关各方面的联系与全局。

一、理论功底的深厚与实践经验的丰富,需要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行动。

博士毕业后的一段时间,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追踪似乎由于脱离了“全天候研究”的环境而变得缓慢,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现实与学生渴求新知识的需求,不断鞭策着教师必须在专业领域中不断深造自己。记得曾有大一新生在课后对知识点外的一个前沿进展产生了兴趣,不断的深入交流后,他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了信心和目标,我当时就感到这次交流对学生的学术塑造和未来发展可能起到多么积极、有益的作用。如果没有对新知识的追踪和把握,也许上述的交流将不会发生更不会深入,教师仅完成了“教书匠”的任务,却失去了为人师者的风范。“终身学习”在说教层面已然失去了市场,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践行理论知识、切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良性循环过程,只凭一张嘴说不来学生的真本事。但只有实验性经验性知识,而没有深厚详实的理论为基础,只凭一双手也教不来学生对知识点触类旁通式的真正理解。对教师自身来说,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无疑要求自己也应“道高一尺”,这高度来自于放下休闲时间去跟踪最新的专业进展,来自于科研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来自于静心阅读相关的甚至“无关”的科学文献和书籍,来自于学术会议、产业相关展览会上的广泛交流、涉猎等等方面。“态度决定成败”,我认为这句话放在教师自身上有着特别的意义,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因为失去活力的知识与讲授可能会导致失去活力的课堂,学生对知识理解也将停留在书本上而无法贴近“实战”。

二、学习和锻炼自己运用科学教学理念和方式为“上好一节课”服务。

德高望重的王声涌老教授曾对我说:“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扎实的学识和对教学的理解(观念)”。传统的教学风格与现代教学理念在课堂上都有用武之地,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对课程与学生情况的整体把握和精心设计。

观念随时代的变迁,体现在教学中是教学对象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对新知识的接受力、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不断增大,特别是对运用实例的兴趣颇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是较强的,在听老教师授课时,师生的高效互动曾让人印象深刻,但反观自身更多时候是比较平静、乏味的课堂状态,这显然与教师、学生心中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差距。所以我们青年教师在教学艺术、方法学上的改进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老教师的交流不难体会到: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么样,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构思、设计的结果,每一句表述甚至动作都是反复推敲的结果,都服从服务于心中的教学框架,使教学严谨、高效、层次分明,表现出来的是教师对课堂对学生的掌控力和收放自如的潇洒气质。我曾向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讨教,问其如何在授课时信心十足、激情澎湃,带活了学生。得到的答案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背后都是近十倍的备课功夫,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才可能在把握课堂教学大局的同时突出层次和重点抓住学生的心。的确,无论PBL,PBC还是TBL,其教学形式都是提高学生兴趣,丰富学习体验,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好方法,但形式的背后是加深理解与把握所体现的教育教学规律。教法的改进如讨论式教学的开展曾让我的学生展现了“久违”的积极性,资料的查找、问题的设计、讲演的内容,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不久就出现许多问题:学生疲于应付的“形式主义”、单打独斗的“个人主义”和小组集体参与度的降低,使对问题的看法趋于平淡、大众化,失去了个性思考。在我看来,教学效果甚至低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可能正是教师只重形式而弱化了练内功的结果。殊不知,探讨课题的选取,学生讨论的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发展走向的预判与控制,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方法等等方方面面都是备课中的重点。可见,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应体现出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三、与学生将心比心,知晓学生特点,激发学习主动性。

作为青年教师,我意识到与学生将心比心是尊重学生的基本出发点,看似不难做到。但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面对比较烦重的教学任务,面对事业与家庭的选择,面对教学与科研的协调,我们青年教师的心态能否平衡、平稳,找到依托乘势而上、不断进步,而非避重就轻纠缠于纷乱的选择,我认为取决于对自己作出的正确定位与健康心态的塑造。

作为80后的青年教师,我与许多90后的学生在对问题的看法和体验上有不少相近之处,正如陈昌贵教授指出的:大学青年教师和学生具有“先学和后学的关系,示范和榜样的关系,良师和益友的关系”。这种优势显然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我们开展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但优势能否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效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学生的课堂教学反馈、课后的作业情况、测试成绩、实验操作水平、学术问题的提出等等,这些都需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使教师与学生打开思路,敞开心扉,平等地交流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尊重学生不是放松对学生的管理,不是随性而发,我认为应落实到教学设计中,把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状况变革为启发式、研究式、情境式等更具吸引力的教学体验。不止一次听到老教师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教师,“教师不能满堂灌,要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价值与魅力,发自内心地通过教师的引导探求掌握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引导的结果不仅可以使学生取得知识上的积累,还让学生得到智慧上的提升——发掘、联系、实证等自学能力的提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以达不需教为目的”。我认为如此传其“道”才是实实在在的对学生的尊重,才可能真正实现“授业”、“解惑”,让学生不枉四载寒窗。

同时我也体会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目的性如果不加引导,肆意放大和从众化,也可能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曾有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的电路设计、单片机技术钟爱有加,对这方面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对医学传感器技术、生物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不感兴趣,甚至提出看法:只学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涵盖学科太广泛,不知所学,不图所学。这些都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一味的批评、忽悠或把自己对现状的某些过于主观的情绪渲染给学生都是不应该的。教师对专业学科有着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应据此对这些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之认清生物医学工程高度交叉的实际情况和现实人才需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学生的积极性和精力引导至更纯粹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上来。同时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学习榜样,并为之不懈努力,我认为这是真正对学生和教育本身的负责和尊重。

总之,我们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是我校教育教学事业和改革的生力军,为了无愧于这一称号,我们应不懈修炼内功。正如陈思东教授指出的,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实践“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具备“终生学习”的态度,在夯实自已理论功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对学科知识、课程体系、培养计划、课程大纲等的综合把握能力,同时要能够“了解学生”,尊重教育规律,才能“上好一堂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像名师们一样在教育事业中做到纯粹、真诚、无私、德高、博识,将是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懈的追求。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冯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