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新闻组:信息动态
2013-09-24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既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而教师更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只有教师得到尊敬,教师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才能得到尊重,全社会也才能形成崇尚学习的风气。在新时期,尊师重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代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慰问信中所指出的,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尊师重教,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为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部分教师的生活还存在困难。我们必须明确,重视教育、关心教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慰问信精神为契机,着力保障教师工资,下大力气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依法维护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地位与合法权益,落实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好地服务教师,帮助教师们解决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让广大教师安心教书、全心育人。
尊师重教,要求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共识和风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教必先尊师,全社会要大兴尊师重教之风,努力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学校要积极建立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念,积极支持教师的育人工作。近年来,国家先后表彰了三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要广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形成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从而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尊师重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是灯塔,是春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广大教师一定要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