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中西医结合学科创立于1990年,2009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6年成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18年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点,2023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2018和2019年在“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软科)中连续位居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科第三名,前5%;2021和2022年连续位居第四,前7%。聚焦糖脂代谢病、肿瘤等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理论-临床-基础-药物研发”全链条研究创新,发挥“药医结合、中西并重”特色优势,已形成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肿瘤、消化、脑病、药理等5个稳定的学科方向。
本学科建设有糖脂代谢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防治代谢病国际合作基地等1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吴阶平奖、国家专利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近五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共235项,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会长单位,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创立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学术水平高,具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拥有包括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珠江学者、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岐黄青年学者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博士后合作导师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