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引领我校思政课教师不断增强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9月3日至4日,广东药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会。学校人力资源部(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副部长张家琳,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学校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居永教授主持。
张家琳在培训动员中指出,此次培训的课程既具有理论的深度,又充满实践的智慧,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设计独具匠心。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她希望全体参训思政课教师珍惜培训机会,深入研讨,努力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教师,共同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培训会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涵盖专题讲座、教学展示、现场教学与实践研修等多个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专题讲座筑牢信仰之基
培训会上,张居永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守正创新立德树人”为主题给全体参训思政课教师讲授了一堂精彩的专题讲座。他从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等多个维度对伟大抗战精神进行了学习性阐释。他还从深化理论认知、创新教学方法、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师德引领等四个层面,指出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有效路径。

他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率先学习好、领悟好、传承好这份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教书育人的扎实行动,引导青年大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奉献国家、开创未来。
二、教学展示启迪融入之策
学院青年骨干教师易龙博士以“‘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为主题作了一场富有激情的教学展示。他从宏阔的历史视野出发,结合思政课程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案例、精心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手段,现场演示了如何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展示环节为全体参训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教学范例,激发了大家关于教学创新与方法改革的深入思考。

之后,各教研室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效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为主题进行了集体备课。
三、现场教学淬炼初心使命
为进一步增强学习实效,感悟历史厚重,全体教师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展以“讲好抗战故事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主题的现场教学和实践研修。学院李陵副教授深情讲述了众多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抗战名将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生动再现了他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深刻揭示了黄埔精神与抗战精神的内在联系与时代回响。

教师们随后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的历史陈列馆、课堂、宿舍等场所,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史料,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激情岁月,深刻体悟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四、总结提升明确前行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小龙教授对本次培训会和新学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及部署。他指出,本次培训将理论讲授、教学研讨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内容扎实、效果显著。他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对伟大抗战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学习研究,不断探索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和教学能力,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讲好英雄故事,切实发挥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不断提升铸魂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深受教育和鼓舞,不仅加深了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理解,更拓展了教学思路,增强了讲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决心。未来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教学实践,努力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